学校主页

书记信箱

戴伟君

发布者:群体微生物研究中心发布时间:2018-12-27浏览次数:942

 

  

戴伟君副教授,中山大学本科和博士毕业,曾担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(Research Fellow), 研究结果发表在Nucleic Acid Research(2012)(Feature Article) Nature Communications(2015)上。目前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。入选2018年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。

  

目前研究方向:

  

1.    微生物社会遗传学研究。

  

社会生物学行为以往被认为,只在复杂的高等生物中才存在。但科学界慢慢认识到即使是低等的原核微生物,也存在着社会生物学行为。原核微生物比如很多种类的细菌,在自然界以生物膜的形式存在,表现出典型的群居生物的特征,个体之间存在着互惠共生、利他行为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合作行为。

本研究团队以绿脓杆菌(Pseudomonas aeruginosa)模式研究微生物,把微生物群体作为研究对象,来探索整个微生物种群的社会行为,并期望通过先进的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研究技术,来揭示隐藏在微生物社会行为背后的分子机制,从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角度来解释微生物的社会学行为。

 

2.原核生物siRNA基础理论研究。

  

RNA干扰(RNA interference, RNAi)RNA诱发的基因沉默现象,其通过产生小分子双链RNA(small interference RNA, siRNA)阻碍特定基因的转录或翻译来抑制基因的表达。RNAi的机制研究获得了2006年的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。传统观点认为,RNAi在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,原核等低等生物中不存在RNAi工作途径。但近些年的研究逐渐发现,原核低等生物也存在着RNAi途径核心蛋白Argonaute的同源蛋白。原核Argonaute蛋白的作用机制及作用效应仍然不清楚。所以,原核生物的RNAi研究领域目前是空白地带,尤其是与致病病原体相关的领域有待深入挖掘和研究。

本研究团队的前期研究发现,在某些原核致病病原体中,有类似真核siRNA分子的存在,该siRNA分子的表达或者缺失极大影响一系列致病因子的表达和产量,从而影响该病原体的致病力。本研究拟通过合成生物学,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等手段,对一系列的原核病原体开展siRNA检测,鉴定具体产生的siRNA的基因,研究其具体的调控机制。我们计划在体外构建高效siRNA的生产平台,通过改变病原体的RNAi工作途径,调控和改造病原体的致病力,从而达到通过人工干预防控致病病原体的目标。

 

3.生物信息学技术在微生物遗传学研究的应用

  

生物信息学作为交叉学科,日益展现出蓬勃发展的生命力,为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研究工具和支撑手段。本研究团队利用飞速发展的高通量测序技术,结合大数据分析,在基因-> 表型研究模式的驱动下,进行微生物遗传学的数据挖掘,揭示微生物遗传新的分子机制。

 

地址: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483号华南农业大学科技楼405室

电话:020-85288229

邮箱:wswyjzx@scau.edu.cn

Copyright © All rights reservedICP备案号:粤ICP备 05008874号

管理登录

群微中心

微信号:QunWei